top of page

心得|馬偕PGY-梁芯瑜

一、請簡述都蘭診所實習看到的工作內容。

  • 診所門診:偏向一般門診看診,從前台TOCC的詢問、量測生命徵象、掛號,接著入診間詢問病史、詳細理學檢查、衛教,若有要做侵入性治療、打針、抽血的病人便移往後面的治療室。最後領藥離開。

  • 巡迴醫療:每週固定前往泰源、隆昌和興昌,讓偏鄉交通不便醫療資源匱乏但是還可以行動的住民也能夠獲得醫療服務,甚至有專車去長輩家裡接送前往返回,大大地促進醫療資源的可近性。

  • 在宅醫療:最具特色的服務之一!診所醫師、護理師利用看診空檔定期訪視居家病人,同時也和居家個案的主要照護者以line聯絡,提供家屬一個24小時的醫療服務諮詢專線,在病情有變化時立即提供協助,是很即時的溝通方式。另外也可以藉由居家訪視了解長輩家中環境、照護條件、生活習慣、家庭支持等等。也會和日照中心(伊甸)、個管師、居服員、物治師、社工師、護理師開會了解困難個案的需求並構想解決方法。甚至可以遠距連線專科醫師視訊會診,提供治療方針,讓不便行動的偏鄉長輩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藉由全方面的評估提供更完善的醫療環境。


二、社區診所和醫院的門診不同之處為何?

  • 較無專科化,社區診所每天都有可能遇到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

  • 社區診擅長整合、穩定慢性病、延緩疾病惡化程度,在無專科化的情況下需長期且規律追蹤病患的各項慢性病控制情形和抽血檢查。

  • 社區診所需注意病患轉診時機,無法處理的情況下轉診給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和評估

三、居家醫療和醫院醫療的不同之處為何? 居家醫療由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組合成專業照護團隊,評估合適個案後收案,與家屬、病人討論治療方向達成共識,實地踏入個案家中給予醫療資源。和醫院醫療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對個案的認識不僅僅限於疾病,更多在於情感上的支持和信賴感; 以及對於biopsychosocial全方位的照護。居家醫療機動性更高,在個案家屬可以配合回報情況的條件下,一個診療包、一盒藥箱就可以出發往診。醫院醫療主要以治療急性症狀為主,雖然精密儀器檢查容易取得,但是對病人而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錢。偏鄉個案就醫不便、住院一次更是所費不貲,居家醫療可以讓病人及家屬的疑問得到解答、害怕不安得到緩解外,也可以節省醫療開銷,減輕經濟負擔。 四、在宅支援診所和一般社區診所差異?

  • 醫病關係佳,醫護人員甚至行政人員都和深受病人喜愛和信任。(尤其會說族語的工作人員更是重要潤滑劑)

  • 一般社區診所或家醫科的病人照護趨於片段,因病情需要轉診至醫院後可能大多會定期在醫院門診追蹤,對於社區診所而言便難以持續追蹤現況。在宅支援診所的病人從一開始能自己來到門診到不能走路需要居家醫療介入,追蹤較完整,而不是片段性的治療,對病人病情及paramedical 的部分也較熟悉,有助於醫病關係。

五、說一個故事,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個案是一位38年次從國防大學畢業的阿公,定居在台東,曾經是位居副船長的高知識份子。因為遭逢家庭變故、夫妻感情生變而一蹶不振,甚至罹患精神疾病,且膝下無兒女。我們早上前去訪視時,阿公抱怨手腳關節痛,靠近一看發現手腳上有多顆大小不一的痛風石,甚至已經到了關節變形的程度,阿公滿臉通紅,身邊擺了4-5瓶已經空了的米酒。居住環境方也令我們大吃一驚,阿公身邊有兩位朋友,除了屋內衛生不佳、雜物堆積外,桌上的一鍋麵上飛舞著數隻蒼蠅,麵湯裡也泡著幾隻,而阿公和朋友不以為意繼續食用。阿公看到我們來非常熱情,朋友們也表示阿公為人慷慨豪爽,高額退休金全都拿去買酒請大家喝。阿公血壓偏高,慢性病控制不佳,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太在意,醫師娘和惠雯姐仍然不厭其煩地每週前去關心、量測血壓、勸阿公少喝一些酒,持之以恆的毅力令我十分佩服,也看到了醫療以外偏鄉個案的人生故事。 六、對診所見習安排之建議。 在都蘭診所的實習是很難得的經驗,希望一次實習可以持續兩週;第一週跟著醫師、醫師娘、護理師和惠雯姐認識個案,第二週可以追蹤病人後續,較為連貫。

Commentaires


bottom of page